2006年8月17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一封检察建议催生一批防腐制度
衢江区卫生系统举一反三建章立制
本报首席记者 仇健 通讯员 钟声

  本报讯  近日,衢州市衢江区卫生系统因为检察院的一纸检察建议书,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。
  今年4月30日,衢江区上方镇卫生院原出纳蓝某,因涉嫌挪用公款被衢江区检察院立案侦查。后经查实,在2004年1月到2005年12月期间,蓝某利用到信用社提现的机会,先后19次挪用公款3.5万多元。今年7月16日,蓝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,缓刑1年。
 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,卫生院存在诸多管理漏洞。如在将现金支票交由领导审核时,蓝某只提供支票联而不提供金额不同的存根联,对此领导并没有在意;银行每个月发送的对账单,每次都由蓝某自己盖章,确认制度形同虚设。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不仅仅出现在上方镇卫生院,衢江区检察院向该区卫生局发出了一封检察建议书,建议相关单位“进一步重视财务监督,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法制教育”。
  建议发出两天后,检察院就收到了卫生局的回函和关于整改措施的反馈。8月4日,卫生局向全区各医疗单位通报了蓝某一案,并查找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薄弱环节。之后,该局建立、完善了医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、一把手财务总负责制等,还要求让广大职工参与监督,堵塞漏洞。从当时起至8月底,一场财务大清查在衢江区卫生系统开展着。